燕赵都市报资深体育记者 王伟宏
“约吗,兄弟?”赛前发布这张海报的上海上港,恐怕没有想到他们约来的不是兄弟,而更像是仇人。全场比赛申花领到3张红牌,创造了中国足球顶级联赛单场单队红牌纪录,但更值得关注的应该是它的后续影响,联想到如今中超伤兵满营的现状,无论从裁判还是球员、俱乐部角度,都应该成为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历史上的一个标本。
为什么约战演变成了约架
这场比赛从第100秒开始,就成为了主裁马宁的出牌表演。但看过比赛的人才知道,在申花球员过激的行为面前,无论是哪个裁判,都无法容忍这种“约架式”的踢法。
全场马宁共出示了9张黄牌,其中申花得到6张。最扎眼的自然是3张红牌,看看它们是如何诞生的——— 第16分钟,吕征恶意飞铲达维小腿,直接吃到红牌;上半场结束前,柏佳骏亮鞋底踢人,累积2黄下场;第65分钟,李建滨追着主裁讨说法被罚下。
赛后不少专家认为,这些因素导致了申花球员心态失衡,才在比赛中情绪失控。但实际上,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成为把约战变成约架的借口。
为什么马宁没能坚挺到最后
9黄3红,让这场比赛的主裁马宁迅速成了“名人”,一些媒体也开始历数这名裁判喜欢出牌的过往。但这恰恰切中了问题的要害:为什么这样一位喜欢出牌的裁判,下半场还是手软,漏判了1张红牌呢?
申花已经罚下3名球员之后,该队外援帕帕多普洛斯在一次拼抢中有背后扫腿的动作,且已经踢到了上港球员。这个动作的危险度,几乎等同于柏佳骏被罚下的动作,马宁看在眼里,但没有任何表示,甚至连黄牌都没有出。要知道,他全场第1张黄牌,可是自己连看都没看到,仅凭耳机中第四官员的判断,就果断向卡希尔出示了黄牌。
马宁为什么不敢继续出牌?原因很简单,怕了。中国足坛的大环境,养成了中国裁判软哨的通病,所以即令马宁这样“喜欢出牌”的裁判,都在9黄3红之后开始手软。
为什么受刺激就不能正常踢
昨天,很多媒体大多提及了这样一种表述,那就是申花球员因为受到裁判判罚刺激,才导致后来情绪失控,不能正常比赛。
这个论调乍看似乎有理,但细回味却又不是那么回事。就比赛来说,抛开判罚准确与否,所有的红黄牌都会引起当事球员的情绪波动;但即便是判罚出现失误,也不应该成为球员情绪失控、甚至野蛮踢人的理由。
中超是职业联赛,而且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体系里的顶级联赛,这个联赛里的所有球员、教练、俱乐部人员都是职业人,应该遵从职业规范,最起码应该具备职业道德这个底限。而马宁哨响不久就开始连续出牌,已经向球员传达了他执法标准的信息,即便再不职业,单从自身利益角度考量,球员也应该明白这一层含义。
事实上,事物之间往往都有联系,中超球员如此不职业,裁判也难辞其咎。正因为中超长期存在的软哨,才导致球员习惯性的动作粗野,想想国足球员常常在国际赛场吃到“莫名其妙”的红黄牌,就不难发现这一点。再看看当今中超各队满营的伤兵,假如放任这种野蛮踢法继续下去,恐怕联赛都要难以为继了。
为什么不考虑潜在社会影响
很多球员抱怨:“为什么球迷骂我们没事,我们还嘴就要被罚?”这或许真的不是一种公平状态,但反过来,球员也应该也想一想,作为公众人物,你的一言一行可能会对这个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很不幸,申花球员除了场上作出了负面的示范作用外,赛后例行的握手环节,最后在场的8名队员都拒绝与裁判握手。这个行为不但有可能招致足协的进一步处罚,还可能带来更严重影响,毕竟这种肢体语言传达出的信息,是对当值主裁不满到了极至。
这种信息自然而然会感染到他们的球迷。这场比赛之后,看台上的申花球迷已经开始情绪失控了,不仅向场内投掷了杂物,还掏出了人民币来讽刺马宁。
为什么中超吹罚尺度不能统一
退一步讲,中超裁判如果都是软哨,那也就罢了,但实际上中超裁判的吹罚尺度差距巨大,有时候甚至大到惊人。
远的不说,跟马宁比起来,同一时间在裕彤执法的主裁赵治治,哨子就软太多了。这位年轻裁判此前只吹过1场中超和2场中甲,去年执法的比赛就不止一次引起争议,被批评为软弱的“嫩哨”。
上周六,赵治治果然就软了一把。卡希尔只是无球状态与孙祥互相用手拨了几下,就被出示了黄牌;但力帆球员多次作出危险动作之后,赵治治才舍得掏出兜里的黄牌。
裁判吹罚尺度不统一,就是足协的责任了。有关于“尺度”的问题,足协真该及时作出应对了,难不成,你让各俱乐部都配一套专门研究裁判习惯的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