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菜单

足球操是对足球和国家战略的双重误读

W020150317345646974040

讲脚感的足球,在这所学校成为讲手感的课间操,足球运动实在不是这么个热爱法。因此,这是对足球运动本身、对“国家战略”概念的双重误读。

当足球不是用来踢、而是用来做操的时候,它只不过是一场表演中的道具。洛阳涧西区景华路实验小学的足球操,便是一个范例。

昨天,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的这组足球操照片中,孩子们人手一只足球,或托举、或奔跑。场面足够大且动感十足。如果放在某个足球赛事的开幕式上,或者放在某个与体育相关的表演舞台上,谁都没话说。偏偏这套足球操,是在“校园足球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用以“推进校园足球普及,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全面发展”的。让你不得不佩服校方想象力之丰富。

学生们人手一只足球,“普及”程度倒是足够到位了,但这么个整齐划一的足球操,你要说为足球的“国家战略”能够起到多少推动作用,很难下定论。唯一的作用可能就是造势,通过人手一球的方式,表示学校对“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的校园足球的热烈响应与热情支持。

但是问题来了,足球上升到国家战略,大伙都支持,需要用人手一球、载歌载舞的方式来表达吗?

买球的成本、排练的时间成本且不去计,讲脚感的足球,在这所学校成为讲手感的课间操,足球运动实在不是这么个热爱法。因此,这是对足球运动本身、对“国家战略”概念的双重误读。在这里,学生们人手一只的足球,已经沦为学校领导表达另一番诉求的纯粹道具,它与学生们脚下的功夫无关,与这些孩子将来在足球场上能不能进球无关,而仅仅与响应“国家战略”的策略有关。

话分两边说,也许,这套足球操对营造校园足球运动的氛围,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校园足球上升为国家战略,对于校园来说,响应的态度与支持的行动,首先应该是让孩子们有球踢、有场地踢、有时间踢、有人教着踢,而不是那种“欢迎欢迎热烈欢迎”的仪式感。中国足球运动不缺高度重视、热烈支持的口号,不缺载歌载舞的拉拉队,缺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以及健康的足球运动体制。

校园足球水平的提高,教育工作者领会“国家战略”的水平首先要提高。把学生手中的足球当成教育工作者表态响应的道具,本身就是将自己,连同孩子,一起摆在了这个战略的拉拉队角色,而不是运动者的角色。

让孩子们回到足球场上去吧,足球操这种秀逗的事,留给拉拉队去玩吧。

□刘雪松(媒体人)

显示评论 (0)

文章评论

相关推荐

精英未来走进育才学校 感受红色教育

  11月3日下午,精英未来青少年足球俱乐部走进育才学校红色公益行活动,在井陉孙庄育才学校举行,精英未来青少年足球俱乐部的小球员与当地的在校学生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足球交流活动,部分家长也一同到场和孩...

精英·辛迪加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圆满落幕

  为庆祝精英集团成立35周年,由精英未来青少年足球俱乐部和辛迪加体育联合举办的精英·辛迪加杯青少年足球邀请赛8月24-25日在石家庄索福德天空球场举行。来自石家庄、邯郸等地12支队伍近120名青少年...